再過去就太平洋了:東北角卯澳與馬崗的石頭厝筆記

徐祥弼
May 21, 2019

--

我原本以為島嶼的最東邊會有些什麼,一座燈塔、一塊地標牌、告示碑還是其他什麼的。但那什麼都沒有,唯一安然靜好的不過一座與歲月無爭的漁村,那是個樸實而日常過頭的小庄頭,一個連711都沒有的角落。

會注意到這裡,是因為一則公視製作的專題(好樂迪)財團準備買下這座村莊,重新打造成從福隆延伸出的觀光產業鏈。由大型的飯店、 遊憩設施取代當地居民一輩子的心血--從他們的父執輩以前便已開始居住的、台灣絕無僅有的石頭屋。

卯澳漁村即景,以人字砌方式築成的外牆。(2019年5月攝。)
google地圖上從基隆自駕到馬崗的預估時間及距離。

一路上,機車攀附在山與海的隙縫間,海風中不斷地繞著蜿蜒的岬灣,沿路走走停停,幾乎繞了大半個東北角才抵達。出發時基隆的仁愛市場正人聲雜沓,但到馬崗時已經下午了。

卯澳及馬崗漁港。

抵達馬崗之前,沿途先彎進了卯澳。那是跟馬崗一樣不起眼的小漁村,一樣要是不小心忘了轉進巷子,就會錯過的地方。它們分屬同一座岬角的兩側,村民皆以海為生,也只能以海為生。

據「馬崗街27號咖啡小館」老闆娘的描述,這裡的村民有非常明確的性別分工,成年的男性負責出海捕漁,而婦女則多在沿岸淺灘當海女採海菜。

因為這些海菜長在稍微深一點的大陸棚裡,所以必須要會潛水才得以取得。這個特殊技能,也分化了當地居民的職業選擇,只有能潛水的婦女才能採收到,不具備潛水能力的就只能購買她們帶回來的海菜進行加工,處於被動。

這裡的海菜主要是石花菜與珊瑚草,一路上看到許多人家趁著天氣不錯,在自家門口晒乾剛摘採上岸的石花菜。更多的是,加工成石花凍與海燕窩,吸引往來遊客的目光與嘗鮮慾。

一位賣石花凍的老奶奶告訴我,曬乾是必備的程序,去除腥味且避免腐壞,後來又略帶驕傲的語氣補了一句「你們市區吃不到的啦,我們這邊才有」。經過風乾,石花菜內部的水分被瀝除,逐漸從海裡的棕紅色樣貌轉為了米白色的樣子。走近是一陣殘留著的海的腥味撲鼻。

馬崗一戶人家晒了滿地的石花菜。(2019年5月攝。)

在石花菜背後的房屋,乍看是一般的房子。但據當地人說,是因為使用久了,已經大不穩固,所以才在住宅安全、防止崩塌的考量上,在石頭屋的基礎,另外漆上了一層水泥及外漆。於是成了現在的樣子,外來的人也難以看它其實是石頭屋,只覺得與西部鄉村的一般房屋無異。

之所以選以石頭為建材的原因,是因為東北角這海風強勁,缺乏可以木竹等西部常見的建築原料;又加上以木竹為建物的話,容易受到損壞,也更不穩固,所以才會採取石頭作為房屋建築--由村里鄉親一同合作,將生活環境周遭大塊的石頭堆疊起來,齊心協力蓋起一棟棟的居家房舍。

其中,在建築工法上,又依石頭的堆疊方式可以分成亂石砌、人字砌、平行砌等大致三種形式。亂石砌是由大小石頭堆疊嵌在一起,可見牆面石頭並沒規律排列,與人字砌及平行砌極為不同。後兩者則一如其名,一個是採取傾斜交叉堆疊的方式漸漸築高,另一個則是如磚牆般平整的一層一層砌起來。不同的建築方式,也代表了屋主不同的身分地位(或建物的不同功能)。

卯澳漁村廢棄的石頭屋,大門附近是採取平行砌的方式,後再進分成亂石砌與人字砌的兩種形式。可見其建築方式在同一棟房屋上也可能因為不同的功能而應用不同的手法。(2019年5月攝。)
卯澳漁村廢棄的石頭屋。(2019年5月攝。)
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明治版。(台灣百年歷史地圖,中央研究院。)

相較於馬崗,卯澳石頭屋村莊的規模稍大了一點,屋宅間的間隙也較寬廣;馬崗的許多機能也是由卯澳所提供,兩者間是關係極度密切的兩個庄頭。卯澳幾乎是自福隆之後,到宜蘭大溪前最繁榮的一個村落。

從日治時期以來的地圖都可見到卯澳漁村的蹤跡,在公路開通以前,這裡更是東北角僅次於澳底的大港,隨著豐富的漁獲前來的人潮造起了這座小鎮的繁盛。至於馬崗,就算在戰後的地圖裡,仍時常會被遺漏。

會叫做「卯澳」,主要是因為其因為三條小溪切割匯流的地貌,看起來像是「卯」字,所以才被叫做卯澳。其在地圖上也可見得顏色較深,已是小有規模的街市,另一頭的馬崗則是零星散落的房舍,甚至一部分還被地圖切掉了(後來在大正版的台灣堡圖已可見全貌)。

卯澳的信仰中心利洋宮,也出現在許多的地圖記錄上,可見其在地方上的重要地位。據當地記載,這裡至少自1830年(道光年間)便已有簡單村落形式,當地人在海邊釣魚時,突然拾獲一尊佛像,那是提著一袋魚的觀音像。立了起來祭祀,相當靈驗,也帶來了豐收與地方進一步發展,於是周遭村落紛紛投奔這尊觀音像的信仰,這也成為台灣唯一的提籃觀音塑像。後來廟越蓋越大,同時也加入了土地公與水仙尊王,逐漸形成現在利洋宮的樣子。而馬崗吉和宮的神尊,便是由利洋宮的提籃觀音分靈來的,成為了馬崗漁村居民的信仰中心,這也是村子裏頭唯一的廟宇。

卯澳利洋宮。略具規模,並建有兩側的鐘鼓樓,可想像這個小鎮過往曾有的輝煌。今日所見是經過多次改建,1970年代版本的樣貌。(2019年5月攝。)
提籃觀音本人,以及其他很多很多的觀音。(2019年5月攝。)
馬崗吉和宮。就是一間小小的廟,一旁是土地公廟。有趣的是其屋樑上的雕飾用了許多海生動物,包括魚跟螃蟹。其前方的香爐,更用一個罩子檔著,大概是為了抵擋強勁的海風吹熄了香火。(2019年5月攝。)

馬崗石頭屋聚落對面的海堤上有一個小涼亭,因為微雨的天氣,幾位大叔大嬸聚在那聊天整理漁獲、洗著海菜。

「你要海膽嗎?新鮮的、可以生吃的喔。日本料理常常出現的那種海膽。要嗎?便宜賣啦這兩個我幫你處理好你現在就可以吃了。要嗎?還是你要煮熟的?這裡也有。」一個婦女看到我們走近,便開始大力招攬推銷,努力要讓海膽在牠還新鮮的時候獲得賞識,也為她自己獲得更好的收益。眼看天氣逐漸變壞,我們幾乎是她最後可能賣出的對象,她正滲著暗紅的血液手掌上捧著的兩顆海膽,內裏清楚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好幾次幾乎都要把海膽真的剖開了,但屢屢又在我的猶豫與拒絕中作罷。

趁著另一對夫妻靠近來的瞧一瞧的時候,急忙溜走,在附近一間兼賣石花凍的雜貨店前停了下來。「要吃石花凍嗎?好吃喔!」老奶奶從屋子裡播著大愛台的電視聲中探出頭來。

最後還是掏出了錢,一邊吃著石花凍一邊開始跟老奶奶閒聊。她非常興奮的談論著她的石花凍,分享著大概是她從電視上看來的石花凍的優點。後來隨口問了她這裡要被拆的消息,她悠悠地朝對面指去:「喔就是那裏阿,對面那些石頭厝。不是我們這裡啦,我們這裡是自己的地,自己蓋的,不一樣。那些財團要的是對面那塊地啦。」

講著講著,在語畢前突然聽見她喃喃補了一句,大概是她對於這個議題,以及她所生活之地最無奈的心得:「啊這裡是有什麼喔?哪會有人想來這。」

店家門口的海燕窩、石花菜小廣告。(2019年5月攝。)
廢棄的小雜貨店,牆上寫滿了販售的東西。也是石頭屋,只是被塗上了一層厚厚的漆,以延續房屋的使用期限。(2019年5月攝。)
公共電話亭。看起來大概是馬崗這早期唯一對外聯絡的通訊設備,現在已經毀壞廢棄。(2019年5月攝。)
小漁船。(2019年5月攝。)
貓貓,馬崗是個充滿貓貓的村子。(2019年5月攝。)
石頭屋前,一塊小小的珍珠板上面寫著:「財團開發預定地。」(2019年5月攝。)

--

--

No responses yet